31 July, 2006

Mission Failed



甲:「需要聯絡的人,已經全部聯絡了。」
乙:「那即是說,未聯絡的已落選麼?」
甲:「這我可答不到你。」
乙:「那在可預見的將來,會再聯絡其他人嗎?」
甲:「在現階段,需要聯絡的人已全部聯絡。」
乙:「…………好吧,麻煩你。」

………………………
Mission failed
………………………

爬得高,跌得痛。

有人說,淘氣頑皮的孩子要受到四百次打擊才能消除災難,怯除惡魔。只是,今次真係好痛。

%&#&%(@&)(!&

但也只有忍痛爬起來,重新上路。

30 July, 2006

二人餐



一齣輕鬆的現代都市愛情小品。內容簡潔、對白抵死、劇情有共鳴。對「批判」的朋友來說,其中的傳統價值,或許有點突兀。只是,飲食男女,人之所大欲,樂在其中就是了,何苦再想太多。

期待《二十出頭》的重演。

****************************************************

味道,是客觀存在?抑或只是腦海的主觀感受?好味道,是因為食物本身的美味,抑或是進食時的同伴令你憶起那難忘的記憶?有否試過想起一個人,就記起一種味道?又有否試過看到某食物,就立即想到那人?味道、情愛,總叫人忘不住,留不了,似還在……

《冰糖苦瓜串──初生之犢的甜品》
晶瑩的冰糖,凝結著翠綠的苦瓜
似是我童年的最愛─「糖葫蘆」
每人的童年,或都是這樣充滿著單純和甜美的回憶
可記得你第一口嘗到的苦,又是怎樣的滋味

28 July, 2006

迎接失敗

如果說無盡的等待是痛苦,那失敗的來臨就是幻滅。

等待,是漫長的、是痛苦的,卻有希望的。潘朵拉放出一百零八妖魔,但盒中還有希望;阿當吞下知善罰惡果,但天父並無關上伊甸園的大門;人生要承受生老病死的因果,卻有得道成佛的可能。

俱往矣……

有人說,人生是一大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過是演員,有人走紅、有人沉寂。難道,失敗就是我所擔當的角式?I came, I saw, I failed與凱撒的conquered只是一字之差,但感覺卻是差天共地。可這是命運,又有甚麼可怨?

伙伴們、朋友們,好好努力自強吧。最大的敵人,只有你自己。就讓我們繼續那無奈的西西弗斯。

共勉之。

27 July, 2006

沙田走大埔

時間:保密,但比上次快了很多。
路程:老地方
結論:是比上次好,但不要自滿。因為,還是,嘍囉。唉……

兄弟,加油啦﹗

26 July, 2006

一周年

2005年7月25日,晚上10時30分。103號房。陌生、冰冷、拘束。

2006年7月25日,晚上10時30分。旺角某café。融洽、歡樂、自然。

曾有人問,加入一個不熟悉的部門,做一個無關痛養的職位,值得嗎?這一年,形形役役混混鄂鄂,甚至是有點虛渡光陰了無所得。只是,那「充實」的訓練營,那段美妙的回憶,都是我忘不掉的。沒有這抉擇,我不會碰到這多性格殊異、出身不同的同學。當然,更不會有現在段段真摰的友誼──103的同房、280的同學,05年的同期……這,或許不是一條康莊大道、也不是一條平步青雲之路,但卻是一條我沒後悔的道路。

至今還是很喜歡畢業前被人扣起的一篇文章。轉貼在此,以為紀念。

二十星期的訓練如夢般過去。
它輕輕的來、輕輕的去。它沒法觸摸、沒法估計、亦沒法重現。它給我們快樂、使我們成長、令我們思念。
辛苦?遺憾?總有一點吧。只是,我們珍惜、我們享受、我們回味。
國學大師錢穆曾說「忘不了的人和事,才是真生命。」
或許,我們要承認,我們要樂天知命,慶幸在年輕的歲月中,曾有這段美麗的真實。
7月25日,我們孤身前來;12月11日,我們隻身離去。不留痕,但留情,然後出海守關。只是,來去的已不是同一個人。
別矣,陽光燦爛的地方。
同學們,我們江湖再見。

不知不覺,一年了。

是時候面對現實了。

24 July, 2006

街頭聯想

星期日走進旺角街頭,不難發覺一個又一個的街頭節目。政治的(政黨論壇)、宗教的(法輪功)、商業的(電話、上網)、文化的(即興街頭表演)……可說應有盡有。有趣的是,路過的很多,圍觀的很少。

我們總是有點抗拒走上街頭接觸群眾的。其實,不願停留多看、不願接過傳單、不願了解其內容,原因不外有二,一是根本不同意其活動內容,二是其節目的推銷技巧太差,完全提不起我們的興趣。個人而言,以後者居多。

組織社運的朋友經常指控香港的左翼組織是原教旨主義者,拒絕任何的妥協和合作,寧願一盤散沙的各自為戰,也不願加入或組織一個統一組織,以爭取進入建制。這刻,我又必須為這些組織說些好話。這不是拒絕合作,只是合作對像的水準太低。走入群眾,究竟是增強議價能力,抑或被這個大醋缸同化?看看那些所謂有心人的演出,除卻幾個高大空的口號和理想,還有甚麼富創意的議提和具前瞻的遠景?當然,不進入建制,效率自然事倍功半,但在別無選擇下,保留壓力組織的身份,在邊緣繼續遊擊作戰,比加入趙括率領的大軍來得理性。

算了,五十步百步已是千年笑話。我們這些投降的小資無產階級,竟然還百步笑五十步,真是有點荒謬。作為開放社會的支持者,我還是別無選擇的支持你們的。只是,社運的組織人,多點創意和想像空間吧。可以嗎?

22 July, 2006

To be or not to be?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 Hamlet




Morpheus was trying to open Neo's eyes, and let him know the truth of the Matrix. Morpheus said as follows:

"Unfortunately, no one can be told what it is. You have to see it for yourself. This is your last chance. After this there is no turning back." He continued, "You take the blue pill and the story ends. You wake in your bed and believe whatever you want to believe. You take the red pill and you stay in Wonderland and I show you how deep the rabbit-hole goes. Remember, all I am offering is the truth, nothing more."

---- Morpheus, the Matrix

情顛大聖



Whoever is of little faith is also of little love.
---- Erich Formm

Better to have loved and lost, than never to have loved at all.
---- St. Augustine


很多人也說《情顛大聖》很亂很糟,但對劉鎮偉迷來說,這是又一令人感動之作。在網上搜索,原來還有多麼知音人,以下就是其中一個。

http://big5.ec.com.cn/gate/big5/bbs.ec.com.cn/main/forum/view.jsp?forumid=10842&topicid=11680

其實,只要我們能夠代入阿Sa的角色思考,很難想像這不是一套情深感人的電影。當然,先決條件是習慣英皇小生花旦們的「深情」演出和劉鎮偉式的無理頭劇情處理。

愛需要理由嗎?即使需要,只要回答愛上這感覺就不能再質疑。因為,這就是理由。是茫茫塵世中的驚鴻一瞥?是一個無心展露的笑容?抑或是一次針鋒相對的爭吵?根本不再重要。愛上就是愛上。

佛祖說真正的愛是不追求結果的,所以不追求結果的愛才是永恒的。可是,相愛的人又有誰又不想活在一起?或許,這就人生在世的必然矛盾。弗諾姆說「誰的信心少,誰的愛亦少」。奧古斯丁說「愛過而失去,好於從未愛過」。劇中的阿Sa憑著無比的信心和勇氣,熱情去愛盡情去愛,成功失敗也好,又有甚麼遺憾?

你是劇中的阿Sa抑或玉帝?是劇中的唐僧抑或白馬?這故事是奧德賽的遊歷,抑或是春光乍洩式的重新來過?就要看各人的造化。

21 July, 2006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也記不起是如何發現這展覽的。無事可造,就去看看究竟吧。

整個結構很簡單,就是講解本港的大眾娛樂如何由「眾樂」(集體娛樂)走向「獨樂」(個人化娛樂)。展品一般,沒甚麼特别,但說到足球、遠足、電視劇、遊戲機,總能勾起不少回憶。

令人摸不著頭腦的,倒是展覽的主題──「獨樂與眾樂」,叫人立即聯想到孟子的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展覽結束時,場館大字詢問「你愛『眾樂』還是『獨樂』?」,還來個即場投票,就叫人更覺奇怪。人是群體動物,即使喜愛「獨樂」的朋友,有誰不希望有志同道合的伙伴,一同經歷和分享種種樂趣?又有誰只愛獨坐家中一人作樂?

「獨樂」與「眾樂」之異,在於參與的人數。個人化品味的興起,不只是市民口味的轉變,還有社會發展的影響。與其慨嘆娛樂正走向消費主義和個人化,不如探討其背後疏離、陌生的原因。

其實,我很樂觀的。娛樂是一代代人的集體記憶,即使方式如何不同,其樂趣是沒分別的。我們這一代男孩,儘管無看過大戲、廟會和一起經歷過打波子等遊戲,卻有三國志、勇者鬥惡龍、入樽、龍珠、東方王朝、大時代、icq、msn……朋友聚首,還是有很多分享、還是有很多話題、只是切入點不同而已。

你可以說,玩o者,駛乜咁認真呀?想來也是的,但想想也無不可。

19 July, 2006

再走沙田大埔

半一記半馬、又一記失敗。

不過,唔緊要,今次多左個新口號。──2006 Careless Walkers,快樂runners,無壓力。

死未﹗
………………………….

甲:「我頭先望住你跑,我望到因果。而家,我終於知道,點解我地跑極都係嘍囉。」
乙:「點解呀?」
甲:「因為……我地操得少囉。」
乙:「死啦去﹗」

18 July, 2006

重慶森林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什麼東西上面都有個日期。
秋刀魚會過期,肉罐頭會過期,連保鮮紙都會過期。
我開始懷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東西是不會過期的?
──《重慶森林》

終於找到了﹗阿菲好正呀﹗


夢中人
──王菲

夢中人
一分鐘抱緊 接十分鐘的吻陌生人
怎麼走進內心 製造這次興奮
我彷似跟你熱戀過和你未似現在這樣近 思想開始過分為何突然襲擊我來進入我悶透夢窩 激起一股震撼
AH-LA-HALA-YA-HA YA-HA-AH...
夢中人
多想變認真 我在心裡不禁
夢中尋
這分鐘我在等 你萬分鐘的吻

夢中尋
一分鐘抱緊 我在心裡不禁
夢中人 這分鐘我在等
來製造心裡興奮 心興奮AH-LA-HALA-YA-HA YA-HA-AH...

15 July, 2006

打假波

近日的意大利假波事件震撼球壇,但對兩個睇波多年的波友來說,真是見怪不怪。以下是他們的對話。

甲:「喂喂喂,祖記要降班喎,你知唔知o者?」
乙:「係?唔知喎﹗近排無乜睇報紙呀。」
甲:「真係估唔到意大利隊隊都打假波o既。」
乙:「咁你就真係睇得波少喇。」
甲:「點解呢?」
乙:「仲記唔記得當年無線那個Satchi球壇盛事呀?」
甲:「記得﹗星期日晚上十二點半,直播意大利甲組賽事那個嘛?都十多年前了。」
乙:「咪係囉,又話直播,又有哂直播標誌,點知係假的﹗意大利聯賽晚上八點半就開波,十二點半,乜都打完啦,都唔知直播d乜。呃鬼﹗」
甲:「係喎,諗返都俾佢呃左好幾年。」
乙:「咪係囉,直播都唔係直播,咁打埋假波,又有乜奇喎?」

可能小時候被無線特別照顧的關係,一直深明意大利波「假」得很的,所以兩波友對意大利的假波事件一點也不感到奇怪。

14 July, 2006

鬼域

女作家在創作靈異新書時重還舊男友,思絮混亂下走進鬼域,踏上驚慓之旅。重遇舊日的街道、熟悉的親人和被遺棄的作品,發現被遺忘/遺棄的人和事,並非在世上消失,而是在另一空間重現……

彭氏兄弟一向喜以警慓切入,反思某些人生哲理。當年《見鬼》那擴闊視界後的「不正常」世界,就叫人不知思纏了多少個晚上。鬼域,這被遺忘的世界,就如王家衛的《2046》,只是,2046的一切都不會改變,鬼域的事物卻始終會消失。

撫心自問,你我都嘗過遺忘或遺棄(當然亦有被遺忘和被遺棄)身邊所愛。曾幾何時,你我的距離只有0.01公分,此刻,我們卻是天南地北、音信隔絕。這由我們一手創造的世界,出現後已不只屬於你我一人。在我們清洗記憶的同時,我們又有否顧及被遺忘者的感受。

只是,我們當真可以完全忘記過去?我們今日的一切,是昔日種種經歷的結合,沒有昨日的因,就沒有今日的我,即使那記憶被我們如何遺棄、如何忘掉,那痕跡總會在不知不覺間在我們身上浮現。有人說過,我們大腦能夠運用的空間,只是總功能的百分之五至六。愛因斯旦能夠多運用百分之一,就已是千年難得一見的天才。我等凡夫俗子,看來還是開腦無望,在迎接新一天時,大腦不敷應用,唯有選擇(暫時)遺忘。因為,我們知道,最重要的是好好珍惜眼前的一切。

其實,王家衛的《2046》和彭氏兄弟的《鬼域》,不過是鏡子的兩面,都是潛藏在腦海深處的不滅記憶。兩人都同時執著,亦同時思念過去。只是,思念也好,遺忘也好,都是一種緣份,又何必苦苦執著。李心潔返回現實,重遇自己,並說放棄先前構想,寫成一個新的故事,不是告訴我們,舊事有多難忘,我們還是要重新上路的。

當然,悲觀的人會說這是永劫輪迴,但我會說這是飽歷滄桑的奧德賽重新上路。

你呢?

ps. 其實,我覺得彭發的心腸真硬。全程不停以全知者角度,親身拍攝李心潔每個擔驚受怕的表情。望著自己的女友這樣子也下得手,你真是捨得。

寫埋d咁野,直頭係趕客。

13 July, 2006

翻閱辭源,有「開」、有「閏」、有「閑」、有「閒」,就是沒有這個「悶」字。難道古人沒有悶這概念?算吧,就讓我隨意發揮。

「悶」,門中有心,示意心困門中,即心與外界有門隔著,心靈無法與身體以外的世界交流。這每人都要經歷的階段,你又記得當時的感覺麼?有否試過自己總與四周格格不入,感到與世界疏離,感到一種焦慮和渴望與外界再次聯繫的心情?我就很常有的。

我想弗洛姆說得對的。他認為人在「原始關係」中,每個人的身份,並不是自己,我不是我。我只是父親的兒子、是家族的一員、是天父的羔羊、是俗世的微塵……就從沒有「我」的概念。直到啟蒙運動後,人在身體、情緒與精神方日益強壯,一個由個人意志及理性引導的有組織結構才日漸發展。

悶的出現,就是代表你正式脫離舊日的「原始關係」。這時,我並不是誰的誰,我就是我,是獨立存在的。當然,世上沒有免費午餐,在獨立自強的同時,四方立即築起高高城門,溝通再不似以往般容易,悶即由是生。還幸,圍著的,是門不是牆。只要找到開門的方法,還是可以與外界溝通的。

由是者,有悶的感覺,恭喜你。你可能已正式成長/獨立。

當然,不要高興得那麼早,還有另一個啟示,就是你的溝通能力根本有問題。

寫在悶中作樂中。

11 July, 2006

機場客運站

不要誤會,這不是電影,是香港的某地點。

由於工作關係,昨天到機場客運大樓看介紹,影證件。突然間,機場變了。

以往很少到機場,到來就當然是要旅行去。每次到來,都是想著即將出發異域,盤算避開熟悉的社群。夢想在那自由自在的空間,享受無拘無束的生活,幻想那數之不盡的可發展方向。記憶中,機場的四周是自由空氣、機場的土地是解放的樂土。那時我做我想,天天都到機場就好了。

未知是幸抑或不幸,我的夢想成真了。現在天天也到機場,只是,有著不同的感覺。今日來機場,帶著的不是疲累、厭倦,就是無奈、沮喪。以往揹著背包四處遊歷的心情,就像那已高飛的航機,飛走了。

放工時,回望日日如是的景緻,看著機場的藍天、白雲和不同的飛機,心裏不禁有一絲慨嘆。以前遙不可及的飛機今日近在咫尺,陌生的赤臘角多了我的足印,只是,我做對了麼?

幸好,這刻還不需到客運大樓當值,使我能從胡思亂想中返回現實。否則,那完美的機場回憶,只會隨著沉悶和千篇一律的刻板工作而一去不復返。

偷拍

偶然下,昨日看了《偷拍》。

一個生活富足的中產階級,被不知名怪客所偷拍,不但挑起埋藏已久的陳年往事,還引致家中成員的互不信任。主角處處追蹤、努力調查,最終卻徒勞無功,偷拍者的真正身份始終也無法知曉,得到的卻是一個已有裂痕的世界。導演透過一個簡單的故事,寫出中產階級的表面風光內裏脆弱,一個辛苦半世建立的烏托邦,原來只消一步就會煙消雲散,很有楊德昌《恐怖份子》的味道。

又是一齣得獎電影。又是一個揭露人性黑暗的故事。不知何解,近年得獎的故事大多是以上的種類。人性的光輝究竟去了那裏?不要給我說那些俗套的無線電視劇作品。社會出現甚麼問題?電影反映現實,本無不可。只是,我們的夢又在那裏尋?不竟,電影除了誤樂、抒情,是我們這些無夢人的夢工場,一個尋夢的地方。

難道,那老說話是真的?幻想是美麗的,現實是殘酷的。

10 July, 2006

Crash

恨有多一點碰撞
仍然無聊事幹不敢打攪對方
要是你願意
誠實講一趟
彼此都起碼覺得釋放
──古巨基《愛與誠》


Crash,中譯《撞車》或《衝擊效應》。以荷理活的標準,這絕對是一計算精確的主流電影。完整的故事交待,流暢的節奏,多線的發展,導演都一一妥善處理。若非題材涉及美國其中一個最嚴重的問題──種族歧視,相信影片不會得到如此注視。

生活在種族單一的香港,對種族歧視的感受,自不如美國人般強烈。美國的種族狀況,是否如影片所說般嚴重,我們實在無法知曉。只是,不論影片是否寫實,我們也會為片中的種族不公平待遇而感到不忿,亦在看見人性光輝一面後而得到安慰。

電影中,沒有絕對的好人或壞人。濫用職權、歧視黑人的白人巡警,最後是黑人婦女的救命恩人;一天到晚自我歧視的黑人偷車賊,最後是亞洲人的解放者;平日看不過種族歧視的的白人警員,最後卻是殺害黑人的凶手。在種族歧視橫行的世界,一些早已埋藏心裏而且根深柢固的預設形像,可以輕易觸動人類的神經,使人類做出一些有違常理的行為。只是,只要遇到一些不平常的碰撞,心中的良知又會再被喚起,做回我們應做的事。

基本上,片中各人都得到救贖,除了那些不肯承認有種族歧視存在的人──白人警員和那對黑人兄弟。他們一個沾滿鮮血、一個死於非命、一個失去至親。這樣的結局,又是否提醒我們,解決種族歧視的辦法,不是要立即消滅我們內心固有的偏見(因為這是不可能的),而是透過不斷的溝通、相互的撞擊,才可慢慢沖淡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只是,這是否太樂觀呢?對身處於水深火熱的受害者來說,他們又等得到烏托邦的來臨嗎?而且,在這個冰冷的現代社會,那些可貴的外來衝擊,似不是這麼巧合能夠遇到的呢。這都是導演所不能解決的。

藉得一提的是,影片各人表演出的傲慢和偏見,比早前《傲慢與偏見》的Mr. Darcy和Elizabeth好得多。傲慢和偏見,不只是終日「"chi"都唔笑,"就"埋眉頭」就可以的,還需要細膩的身體語言和把握每句說話的用字和語氣。因為這不只是表情,而是一種我們生活的態度。

遺憾的是,故事的結構太工整和劇情的發展太理性了。對我這些吹毛求疪的觀眾,反有種煞有其事的感覺,使人覺得導演在無病呻今,十足典型城市小資產階級的品味。(救命呀,又來了)對我們這些(類/假)浪漫主義者來說,這不是我那杯茶。

個人而言,我更喜歡《斷背山》。

Catch me if you can

Daddy Strong: Doctor, Laywer, Lutheran……. so what are you? Tell me the truth. What are you doing here? What is a man like you? I would like to hear now.

Frank: The truth is ….. the truth is that…….I am not a doctor. I am not a lawyer. I am not an airline pilot. I am nothing really. I am just a kid who love with your daughter.

Daddy Strong: No! You know who you are? …….. You are romantic. Men like us are nothing without the women we love.

----- Steven Spielberg "Catch me if you can"

09 July, 2006

跑山有感

不知不覺,就在山上又跑了一年。從白痴到嘍囉、從嘍囉到旦散、從旦散到常人,又從常人變回嘍囉。嘗過超越極限的快感,亦無耐接受與獎無緣的失落。只是,從沒這幾個月般泄氣。

拍擋是一個充滿銳氣的男子,常說,我們只與自己比賽,只要不停的超越、不停的挑戰極限,我們已贏了。遺憾地,現在不要說超越,甚至連保持也做不到。或許,更正確一點,我們在不停地退步。

記不起誰說這個理論的。這理論認為人的鬥志和決心,緣於不停的肯定。因此,年頭出生的運動員,由於擁著較良好的體格(話哂大一d嘛),得到一定的優勢,從而有著較好的成績,得到不停的肯定,促使他們更勤奮練習,亦得到不停的超越。如是者,從沒得到肯定的我們,又會否隨著熱情的減退而不知不覺的退下來呢?我想,無人知道吧。

只是,此刻,我還是會跑下去。

失敗總記錄

日期:2006年7月8日
路線:北潭凹至獅子亭
時間:5:18
過程:缺乏食水、食物及狀態……最後,連電筒都無埋。唉……失敗
結論:失敗總記錄

08 July, 2006

Red and Black

A ghost you said, a ghost maybe
She was just like a ghost to me
One minute there, and she was gone
………
Red, I feel my soul on fire
Black, my world if she is not there
Red, the colour of desire
Black, the colour of despair
………

04 July, 2006

《暴雨驕陽》

經典,是沒有無時間性的。換句話說,不論任何時間翻看,你都會從作品得到相同的感受。再看《暴雨驕陽》,儘管人老了、頹廢了,但那激動、振憤和對前景的響往,還是沒有改變的。

人為何而活?一個老掉但始終解決不了的問題。是理想?是他人?是物慾?抑或是我們不敢承認的荒謬?腦海中翻起的,不是上下五千年的詩禮教化,就是甚麼沙特、卡謬(當然啦,多數都無睇過,睇過又唔多識)的喋喋不休。討厭﹗

只是除了發騷,我沒有任何答案,否則也不會如斯形形役役。

唯有阿Q說句,前路漫漫,Let it be!

當然,我更希望有天能夠seize the day and to woo women。